顯示具有 家庭理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家庭理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4日

讓孩子一生富足的理財祕訣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幾乎每個投資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投資盲點,這通常是從小不自覺所養成的習慣。因此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對孩子而言是一生受用。

家長要如何教小孩如何用錢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幫小孩設立四個撲滿 (或帳戶)。

這四個撲滿分別為:

1. 花費撲滿: 這個撲滿的錢用於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用到的消費。
2. 儲蓄撲滿: 裡面的錢是以後很久才會用到的。<--培養節儉美德
3. 投資撲滿: 讓裡面的錢自己增加,利用投資錢滾錢。<--從小讓孩子瞭解風險與報酬的關係
4. 贈與撲滿: 這些錢用來幫助他人,如用於捐贈或買東西分享給家人。<--讓孩子知道施比受更有福

至於這四個撲滿從哪裡來呢? 雖然商店有現成的撲滿,但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創作自己的撲滿。只要蒐集一些乾淨透明的玻璃瓶,再加上讓孩子自己繪圖做標籤貼上,這樣孩子可以每天清楚地看到瓶子裡錢的變化,也對錢財的變化更有興趣。

我們要做的跟紅極一時的信封袋理財法很像,每個月領到錢就先把固定支出,以及夢想基金和儲蓄信封袋裝好,剩下的才是自己可以任意動用的錢。

跟孩子討論每個撲滿的目標和用途,然後再討論每個月零用錢的分配,例如贈與撲滿佔10%,投資撲滿佔20%,儲蓄撲滿佔20%,花費撲滿佔50%。然後每次領到錢就先照比例放到贈與、投資、儲蓄撲滿,剩下才是可以動用的錢。

這樣做除了讓孩子從小學到理財的重要性,他們也會不知不覺養成延遲享樂(別急著吃棉花糖)這個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有一點是家長本身要配合的,那就是以身作則很重要。 由於孩童的學習主要是根據模仿大人而來,因此當家長在以這種方式培養孩子有正確的理財觀時,大人自己的金錢分配也顯得特別重要,不能說爸媽每個月都是月光族,卻要求孩子要延遲享樂,太沒有說服力。堅守這四個撲滿方式教導孩子,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是有太多的例外,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學到如何去分配金錢。


介紹給大家一個兒童理財教育網站,裡面有集結了很多篇的兒童理財和教育文章,有兒童理財遊戲,我覺得很棒。

有小孩的朋友,我強烈建議去看看
網誌 http://kidsblog.wantgoo.com/
官網 http://kids.wantgoo.co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kids.wantgoo

也許你會有興趣再看一篇: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Image via vancouverunder5.wordpress.com)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13年2月22日

懶父母投資法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上圖為我大兒子九個半月大的吐舌醜臉照。

兒子已經快十個月大了,從小朋友出生以後就難免收到親朋好友給的見面禮,加上這個新年也是紅包大豐收,小小年紀身價大約六位數,我知道和你家弟弟或妹妹情況很類似,不過你都是如何處理這些錢呢?

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小時候過年領紅包都會先放到爸媽那裡,爸媽總是騙我們說:『因為你還太小,所以把拔、馬麻幫你把錢存起來,等你長大再還你。』誰長大真的有拿回歷年壓歲錢的?先別說存了十幾年的利息,有拿回本金就已經難能可貴。

那些錢到底跑到哪裡去了?每個小朋友都免不了有這種疑惑,答案是爸媽把錢往皮夾一塞,過兩天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錢花哪兒去了。

我知道很多爸媽(不是全部)根本沒打算要紅包大失血,包紅包等於是親戚把錢互換罷了,甲給乙小孩紅包,乙把小孩紅包騙走以後到廁所再把錢放到他準備的紅包袋包給甲的小孩(所以如果甲有兩個小孩,乙有三個小孩的話,通常是甲的小孩各拿1500,乙的小孩各拿1000),甲回家會叫小朋友上繳紅包,小朋友只是臨時演員跑個過場而已。

如果你不是真的很缺這些紅包錢,我真心地建議你可以選擇不要做這種父母,以我自己來說,我把小朋友從出生以來第一個紅包到前兩天收到的今年最後一個紅包都幫他存下來,把這些錢拿去買幾支定存股,在某個價位以下進場,每年就是穩定6%~8%的報酬率,然後我預備每年都這樣做,並且把賺來的錢再幫他繼續投資,我想等他長大應該會很感謝他老爸睿智的決定,大學畢業怎樣也有個一兩百萬吧。

我並不需要額外多花錢、多花時間去幫他做投資,一切都是舉手之勞,因為只有買進沒有賣出,不需要看盤操作,懶父母投資法當然不可能有太高的報酬率,不過拿來幫小朋友賺他第一筆創業或購屋或投資的基金是足夠了。

幫小朋友買儲蓄險不如幫他買股票,投資報酬率差太多,你也不想他長大以後問你:『爸(媽)你以前為什麼沒照楚狂人說的幫我投資股票呢?投資儲蓄險實在是個很糟糕的主意,二十年下來財產差了很多倍,要是你當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好了。』

讓你家寶貝贏在起跑點上,不要等二十年後才後悔。

因為很多朋友寫信或當面問我,有哪些股票適合當定存股,哪些是穩定的好的股票?我乾脆一次把私藏的七支定存股都跟大家講,每支都設定好適合進場的價位,跌到這個價位就可以慢慢開始往下買進。

但是因為不想太多人知道,所以我把文章設成付費購買,這樣就可以擋掉95%以上的人了。

有興趣的請到玩股網看全文 http://www.wantgoo.com/madchu/1028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8年10月22日

聽爸媽的話不等於孝順爸媽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前幾天我一個朋友跟我哭訴:手中股票跌海了,可是他老母不讓賣。

股票是去年公司配發的,發了五十張,大概在六十五塊拿到手,拿股票時公司讓他簽了一份合約,上面註明三年內不得離開公司,不然就得把這三年配發的股票都還給公司,以當時配發股票時的市價計算,也就是說如果他離職的話,光是今年這次他就要還公司50張*65塊*1000股=325萬。

後來今年遇到股災,他在跌到五十塊附近的時候剛好遇到我,就順口問我這隻股票後勢如何,我把線圖調出來看了以後就跟他說能夠賣就賣一賣,現在還看不到底部型態,換句話說就是未來下跌的機率比上漲的機率大很多。他當時聽了就很受教地說他會儘快賣掉。

到了上禮拜我在msn碰到他,我嘻皮笑臉地傳訊過去『ㄟ!欠我一頓飯啊!要是你那時沒賣掉,現在跌到二十幾塊就上百萬飛走了』

一個哭臉給我『老大,俺沒有賣掉。』

『靠杯,為什麼沒賣掉?不是跟你講了還會跌嗎?』

『因為我的股票是我媽在管的,她不肯讓我賣。』

『你沒跟你老媽講說你有個專門搞投資的朋友強烈建議你賣嗎?』

『有講啊!可我媽覺得一來要對馬政府有信心,二來覺得都跌成這樣了,捨不得賣。』

『...............』

『那我也沒辦法了,你看開一點吧!下次拿到股票不要再給老人家知道了。』

-------------------------------------------------------------

我們一直以來都有個觀念:聽父母的話等於孝順父母。

其實這是不對的,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老媽是深藍的支持者,在今年322藍軍大勝和520小馬就職兩次都叫我要大買股票+期貨全面翻多,我兩次都潑她冷水說我拒絕買股,甚至還用力放空。結果還好我沒聽老人家的,不然賠死了。

大家想想,聽父母的建議去買股,或是打死不停損,然後賠錢賠了幾百萬,父母真的會因此很開心,還是拒絕父母的建議,最後賺錢,老爸老媽會比較高興?

以我老媽的例子來看,她後來看到台股跌到四千多點就常常很爽地跟她朋友講:還好我兒子沒聽我的,兒子果然比我厲害多了。反觀我朋友那邊變成家裏不能提到任何股票相關,大家聊天時電視不經意轉到非凡台,整個客廳的氣氛和溫度會瞬間降到冰點。我朋友每次想到就忍不住會責怪老人家,我想老人家私底下也一定很自責。

聽話和孝順似乎不能再劃上等號。

時代在進步,不過大部分老人家都跟不上時代,尤其是需要專業的地方,例如:投資方面,老人家的觀念已經過時了,做股票永遠賠錢,所以這時候就應該不要聽從他們的建議,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懂。就像我之前這篇寫過的,老人家和長輩總是喜歡給我們很多相對保守的建議,聽他們的建議之前先看看他們本身的成就,他們本身也沒啥了不起的就別聽,容易會害到你自己二三十年後跟他們一樣。

後來我和我朋友說:以後記得不要一次給爸媽一筆大錢,老人家常常會好心做壞事,例如拿去買股票慘賠,或是在最貴的時間點去買樓。改成每個月固定孝敬就好,不然不是孝順反而害到老人晚上睡不著覺。老人家負責快樂花錢就好了,賺錢的事情交給我們年輕人來煩惱才是真的孝順。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理財好文章!

也許你會想再看一篇:股市底部的判斷技巧:王品牛排理論!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2月17日

缺大錢不缺小錢?沒這回事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各位先生,有沒有發現你太太有個壞習慣,每個月總是會有幾天去逛街或是網路購物或是電視購物買東西,可能買衣服,可能買鞋子,單價都不會很高,大概299~1999之間,但是數量不小,零零總總每個月至少花一兩萬在買這些並沒有比她衣櫃裡的舊愛要好看到哪裡去的衣服。

各位太太,有沒有發現你先生有個更壞的習慣,常常上3C網站看開箱報告,可能半夜就偷偷摸摸去網拍刷卡,一個總要萬把塊,問題是妳看來看去這個手機或筆電和他上一個沒啥不一樣;超愛和朋友去打高爾夫,每個月至少花一萬塊在這上面,還不包括一陣子就想盡辦法要換新球竿的錢;朋友出去總喜歡搶著付帳。每個月不過賺三四萬就花至少一半在做爽事上面。

身家財產沒有超過200萬過,房貸還有18年要繳,小孩一個兩歲、一個五歲,老覺得公司大概這輩子也不會幫你加薪,最近股票、基金又賠了一屁股,每次一想到退休後的生活就發愁。

這是不是你們家的寫照?

我不喜歡沒事亂畫大餅,賺取每年10%~15%的投資報酬率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們只單純談省小錢這件事。好幾次我朋友都跟我講過他們是只缺大錢不缺小錢,我一直搞不懂這個邏輯,大家幾乎都是領薪水的,不從小錢存難不成公司會一次發一個億給你嗎?每個月夫妻一起省下兩萬塊,一年24萬,四年就快100萬,這都是500、1000一點點去省下來的,除此之外你不趁股市還在相對高點的時候趕快努力存錢,等到跌到五千點以下可以閉著眼睛買的時候你又沒錢投資(again?),股市一次多空循環就要三五年以上,一生總共也沒有幾次機會可以財富重分配,於是永遠都在M型社會的左端掙扎。

我百分百同意大錢是賺來的不是省來的,不過如果你沒有要創業的打算就應該要從省小錢開始做,我一個朋友非常省,夫妻都很省,老公是職業軍人,老婆是小公司的會計,一個月兩人合計賺7萬左右,不過他們每月可以存4萬以上,存了十年剛好遇到老婆的妹妹上班的公司,開放員工認股,夫妻倆就拿了1/3的積蓄也去認一下,隔兩年公司上市翻了三倍。賣掉以後繼續存錢,遇到台股2000年崩盤,買了一些績優股,又賺了不少,現在上班只是打發時間,因為夫妻財產已經超過100萬美金,每年領股息就吃不完了。這不是特殊案例,你周遭一定也有這種人。

沒有什麼缺大錢不缺小錢這回事,尤其對上班族來說,現在多存一點到時候投資機會來臨的時候就多些資本,現在做爽事做太多、錢都花光光,到時候看到定存股進場好機會卻沒錢買鐵定會搥心肝,你想好該怎麼改進了嗎?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4月16日

定期定額和你想的不一樣 --2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每個”投資專家”和”理財專員”都會推薦定期定額投資,他們的理由總是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追高殺低,遇到股市大跌,就逢低買進更多部位,股市跌越深,跌越久就可以買進越多便宜的部位,然後等到股市回升自然能夠大幅獲利。他們總是很剛好地忘了反過來講缺點。

如果是一個三年以上的大多頭,例如指數一直在8000~10000點上下混,這時候使用定期定額會買滿一大缸子價格很高的基金單位,漲越多漲越久,就可以買到更多高價的部位,等到多頭轉空頭,刷的一聲摔到五千點,那是不是變成大幅虧損。

你可能會說:『投資股票碰到大空頭也是一樣很慘,不能只怪定期定額基金。』

當然要怪它,我們可以從定期定額的基本精神來看,『定期定額』這四個字就是在攤平,而且是鼓勵攤平取代停損,逢低買進更多部位不就和等股票跌下去可以買進更多張數是一樣的嗎?而股票投資這部份你在看了我的文章之後應該能夠接受停損的觀念,所以其實定期定額的優點大概只有強迫儲蓄吧。

這時候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可是我這幾年用定期定額買基金的績效還不錯耶,應該沒你說的這麼壞。』

那是因為多頭漲得慢又久,空頭跌得快又急,從2003年SARS到現在已經走了好幾年多頭,指數也從四千點漲到八千點,自然要賠錢並不容易,而且由於漲很慢,所以定期定額一定在高價位被迫買很多單位,等到轉空頭這幾年的投資自然全部套牢。

還記得之前我寫過一篇股市新手的嘲諷嗎?裡面的幾個股市老手前陣子不約而同的又來跟我抱怨,說幹麼要這麼辛苦做股票?那些只會買基金的新手報酬率也還不錯,一年也有個15%,感覺真不是滋味。

我只好說讓他們慢慢等,市場不可能只有多頭,等空頭來臨他們自然能夠雄風再現。一開始誰不是意氣風發,都是等到經歷空頭洗禮才有機會真正變成高手,反正投資不是比一天的績效,能夠笑到最後才是真正贏家。

我總是建議身邊朋友要買基金就買單筆,沒有不用停損的投資,除非真的在很低的價格買進很好的投資標的,投資定期定額自己要小心--『沒事就沒事,有事就大事。』這句話說明一切。

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免費"送你一檔私藏定存股和操作方法!

想要複習第一集請點我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4月5日

消失的第五篇—談外匯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還記得『貢獻我的專業,教你投資理財系列』嗎?原本說要寫五篇,從共同基金ETF與連動債股票,到期貨篇,然後最後一篇講外匯,結果寫了前面四篇就不知道在忙什麼第五篇就落掉了,直到前陣子被讀者提醒我那時候答應要寫一篇談外匯的文章,嗯~~!沒錯,我完全忘了這件事。 :p

除了忘記以外,我後來仔細想想有多少我的讀者是專門在做外匯的?我指的是外匯期貨,我想應該很少,不如我針對一般讀者比較會遇到的外匯相關問題來講講好了。

大多數人第一次會碰到外匯問題都是在投資共同基金或是外幣定存的時候(不討論出國換匯這種小額的),我總是建議大家買共同基金可以拿1/3去選擇以美金計價的,1/3以歐元計價,其他1/3以台幣計價,這是最保險的作法,因為假設你在美金兌台幣1:34的時候買了一筆大額以美金計價的基金,後來台幣漲到1:31,即使基金淨值是上漲,整體績效還是得扣掉10%匯兌損失,這叫做無妄之災,其實可以在一開始就避免掉。當然你可能會在1:31的時候買進,然後在1:34的時候贖回等於多賺了10%,不過這等於說你投資的變數增加了一個,也就是說你投資基金不只是要去考慮他的長期績效,還要多考慮一個匯兌風險的變數,而匯兌這部份牽扯到成千上萬個變數,多了這個會導致投資失敗的機會增高許多。

這時候我們把目光拉回到你買基金的那個時點,假設你當時經過4433法則篩選出來這支基金,是因為看中的就是它長期績效穩定成長,還是因為對美金走勢有深入研究判斷出來美金會繼續漲,所以買以美金計價的基金?我想絕大多數人都只會著重在前者,既然你看中的是基金本身的成長,那就應該把其他的不確定性因素消除掉,而外匯漲跌就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放任一個自己完全不懂的東西去影響你的投資,那跟抱著一顆未爆彈一起睡覺有啥不同?嗯,沒錯,跟賭博也沒啥不同。

經由把投資分成三等分來避開匯兌風險是有效的,通常台幣和美金和歐元總是互有漲跌,台幣多賺的就去補美金少賺的,讓投資單純化是穩定獲利的不二法門。

再談到外幣定存,我還是一句老話,對外匯有研究再去投資這種商品會比較好。起碼我周遭為了貪圖外幣高利息而去投資的,十之八九都是拿定存利息去補匯兌損失,佔到便宜者鮮矣。

外匯牽扯到的東西太多了,從政治面到經濟面,從國內局勢到國際資金流向,從進出口到央行政策,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一般是不建議散戶朋友跳進來做這一塊,除非你真的很有興趣,想和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票人鬥智,加上平常不用上班又是個夜貓子(因為外匯交易時間在台灣的夜間),或者是你的資金量大到台灣股市、期市吃不下,不然還是別進來攪和會比較好。賺錢的路很多,沒必要選一條特別不好走的。

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看,單看線圖來操作。先問問自己在台股靠線圖賺到大錢了嗎?沒有的話為什麼覺得技術分析在外匯可以work呢?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4月3日

二十五到三十四歲之間的財務規劃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一般來說大學或碩士班畢業大概是二十五到二十七歲踏入社會,以我幫這些朋友做財務規劃的經驗,發現其實大部分的社會新鮮人都有些共同點,也都有些不知所措的地方,我把一些要點整理出來,給大家一份適合這個年齡層的財務規劃建議。

1.請檢視你的年度收入與支出,這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請先把你每個月會花的錢列出來,例如:吃吃喝喝、購物費、通勤(包含油錢或計程車費)、水電瓦斯費、房租或房貸、孝親費、約會花費、網路費、手機通話費、PXHOME或是X森無息分期付款的錢;再把每年花費列出來,例如:保險費(這部份分成自己本身的保險和車險、房屋險)、所得稅、紅白包、……等,把這些通通加總起來,這是你的年度總支出。
把你的年度薪水加分紅加年終獎金全部算出來,這是你的年度總收入。

把收入扣掉支出看看是多少,如果是負的,那代表你會越來越窮;如果是打平或小正(一年只能存五萬以下),你想靠投資致富機率很低;一年能夠存十萬以上比較可能在退休時達到財富自由。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年存不到十萬該怎麼辦?開源節流是唯一的方法。如何開源?這要看你的工作屬性,假如工作是屬於越努力會賺越多的,譬如業務或是網拍這種,那當然從本業去拼,可是不幸地你的工作是領死薪水,再努力也回報不大的情況,就必須從別的地方來著手,想想你有什麼長才或興趣可以賺錢,一個月賺個五千塊,一年也多出六萬。

除了開源以外,我一般會建議把重心擺在節流上面,很多朋友都說自己窮是因為薪水低,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薪水太低,而是因為亂花錢導致自己都存不了錢。什麼叫做亂花錢?不是說每個月都要換新手機才叫花錢亂花,我看過有人每個月花一萬塊在約會開銷上、每年花七八萬在保險費、每個月網路加通話費超過兩千、每月油錢加車貸近兩萬、……,這種感覺是比較正當的花費才是你的財富殺手。

約會我就不提了,人各有志,只是建議大家選一些不花錢的浪漫可能會比較恰當。二十幾歲無病無痛的年輕人,請保意外險加醫療險就好,最多加個癌症險,其他有的沒的險通通不要保,一個月保費只要超過3000塊都是浪費,賺錢很辛苦,不要急著把錢送給保險公司花。
通話費和買車養車花費我也不講,這部份就看你自己的取捨,買車相關請看這篇

2.為自己訂目標和計畫表,例如:三十五歲要有兩百萬現金、四十歲要有五百萬、四十五歲要有一千萬,然後退休要有三千萬。

3.訂了目標和時程表就可以開始規劃,如果我想要三十五歲有兩百萬,離現在二十五歲還有十年,我每年可以存下十萬塊,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一百萬塊在十年之間變成兩倍,精算一下之後發現我只要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高於11%複利的情況下就可以達成我的目標(100,000 * ((1.11^10) + (1.11^9) + (1.11^8) + (1.11^7) + (1.11^6) + (1.11^5) + (1.11^4) + (1.11^3) + (1.11^2) + (1.11^1) + (1.11^0)) = 1,956,143),所以現在問題轉變成我要如何才能每年有平均11%的投資報酬率。

4.如何投資這部份在我文章裡面已經講到很多,從風險/報酬低到高幾乎都講過,大家就自己去看吧,我只講一點,年輕人的優勢就在於有承擔中高風險的能力,所以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壽險、定存、REITs這種較低風險的投資商品,未來後悔的機率很大。

這是一件很簡單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花一個下午去好好思考,靜下心來規劃,檢查有沒有什麼是不知不覺中扯你財務自由後腿的習慣,訂下目標與實現目標的方法,一步一步靠近目標,才能避免掉『少壯不財規,老大徒傷悲』的慘況。

特別提醒一下,投資致富一定會利用到複利的特性,而複利的限制就是必須經由長時間發酵,無法短期見到大成果,所以你在訂目標的時候記得不要把目標時間訂太短,例如一年只能存十萬,卻妄想在三年內變成三百萬,那是不可能實現的,這部份是很多朋友都犯過的錯誤迷思。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建議看看這篇:麥當勞(McDonalds):買了可以安心睡覺的好股票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28日

消費不要因小失大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之前因為在pchome網路購物買了一點東西,累積1400點的兌換點數,可是我根本不記得這件事,直到前幾天收到pchome寄信來說我的點數使用期限僅到2/1,才提醒了我趕緊問老婆說家裏有沒有什麼要買的,讓她去看看選選。然而研究使用點數規則以後才發現,點數折抵不能超過總金額的20%,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要把這些點數花掉必須買7000塊以上的東西才行。問題是家裏其實沒有缺什麼,也就是沒有什麼是『需要的』,甚至連『想要的』都找不出來。這可難倒我了。

最後可能會就算了,1400點就放給他過期,因為實在覺得沒必要為了折扣而去買一些規劃外的東西。(還沒決定,可能會問問家人或朋友有沒有需要吧!)

我講這個不是打算把楚狂人的Blog從財經商業轉型變成紀錄自己雜事,而是以自己的例子帶出一個想法:你會不會常常因為贈品或紅利而多買了並不需要的東西?

大部分人一定搖頭說不會。可是真的不會嗎?

自問一下有沒有因為7-11店員跟你講只要再多買5塊錢就超過77塊,可以拿磁鐵還是玩具而多買一條口香糖?
有沒有因為百貨公司打折所以買了一件衣櫃已經有很類似的衣服?
有沒有因為小杯飲料換到大杯只要加5元,就不管自己其實根本喝不下而硬點大杯,最後喝不完只好倒掉。
有沒有原本打算買一隻能接聽的手機就好,卻因為無息分期而買了又有walkman,又有3G,又有320萬畫素的高階手機?

我敢打賭一定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

可能有些人會辯解說:『東西真的很便宜,不買很痛苦。而且這些其實都只是小錢而已,應該沒差吧!』

你錯了,東西再貴只要是必須的都不算浪費,東西再便宜只要是沒必要的都算浪費,再說東西再便宜也不如不買便宜。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十億元很大,一塊錢很小,但是十億也是一塊錢去組成的。媽媽有沒有教過你『財神爺不會眷顧不在乎小錢的人』,很有道理的一句話,記得刻在螢幕上提醒自己。

題外話,上個禮拜我陪我內人去逛outlet,她看到一件衣服500塊,
『老公,這件好便宜,我可不可以買?』(500是真的蠻便宜的)
『妳不是有很類似的衣服了嗎?幹麼要買一樣的?』
『因為這裡衣服打折打蠻多的!不買可惜。』
『我看妳好像挺少穿這類型的衣服,妳確定要因為衣服便宜而買嗎?』
『好吧!也對啦!』
老婆真懂事,壓歲錢多包給妳兩千。 ;)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26日

定期定額和你想的不一樣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大部分的基金投資人都很喜歡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又輕鬆又不會追高殺低,能夠有效平均成本,到達穩定獲利的投資目標。但是很多很多投資人卻沒搞清楚其實定期定額並不適合單一國家,甚至我看過有人做單一國家裡面的中小型股票基金,或是單一國家內的科技類股基金也用定期定額,這就不對了。

定期定額是好東西,不過有個大前提是必須標的是長期看漲,而不適合波動過大,或是過少種類的標的物。

有點明白又不是很明白?

我講清楚點,何謂定期定額?在標的物跌的時候,其實定期定額就是在做攤平的動作,大家既然有看過拙作就知道投資攤平是死路一條。如果波動過大、籃子裡面雞蛋過少,那就跟買某一支股票賠錢還一直低接沒啥兩樣,因為低接禾參堂(999跌到899去接)、聯電(120跌到90去接)、廣達(850跌到750去接)……這些公司股票而掛掉的投資人是『罄竹難書』啊! :p

我總是跟朋友講說要定期定額就選擇全球型的,不然至少也要是亞洲、歐洲這種區域型,必須要1.雞蛋夠多,2.長期看漲,千萬別選擇單一國家或針對特定族群的,例子就是在台股萬點,或是日本三萬點買進的到現在可能還沒解套。

那種基金比較適合單筆買,把它當作股票一樣操作,看好就買進,賠了就停損賣出,這才是正確的投資方法。你可以自問自答:如果不是定存股,你還敢用定期定額方式去買單一個股嗎?買了以後的下場呢?

如果你的親朋好友也對定期定額有這種迷思和誤解,而且因此賠錢,別忘了把這篇文章跟他們分享。 XD

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免費"送你一檔私藏定存股和操作方法!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25日

結婚省一點,婚姻更幸福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根據幫人做財務分析多次的經驗,我發現有很多人(非常多人)為了結婚花費而苦惱,其實結婚的問題不用擔心太多,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個人前年(2005)六月底結婚,花了很多冤枉錢,後來回想起來其實只要把握幾個原則,應該不會虧到錢才對,遠沒大家想的那麼恐怖,所以今天特別寫一篇來跟大家分享。

原則1.強烈建議婚紗照拍五萬以下即可,記得選照片要跟小姐講自己打勾的才選,而不是有打勾的不選,這會差很多,以我之前那家來說,一張650塊,五十張就差很多。最重要的是其實結婚以後根本不會再拿出來看,所有親朋好友只要花五萬以上後來都後悔,重要度五顆星。(幾乎女生都很容易會被婚紗業者『一生只有一次』的廣告花招騙,男生一定要堅定意志)

原則2.盡量少買金飾,改買金條,掛新娘身上的找人借就好,她要黃金就買金條給她,不要浪費在工錢上面,一定會後悔。

原則3.盡可能婚宴請一般餐廳而不要請五星級飯店,吃一頓幾十萬消失,跟被搶沒兩樣。

原則4.聘金要殺價,千萬記得要裝可憐、裝窮,最好是和嫁妝互免,不然就一定要狠狠殺價,這一來一往又幾十萬。(女生別罵我)

大概就這樣,上面幾點都注意到的話,結婚的禮金至少會打平,可能還有機會小小賺一點,新娘會賺更多,重要重要。

大家別小看這篇,我相信對很多準新人來說幾十萬資金差別很大,而這些都是一般常常會不小心就掉入陷阱的地方,結婚重點應該不在婚禮本身,而是婚後的生活,為了面子或是不懂而多花錢,導致婚後存款歸零,我覺得是本末倒置的蠢事。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20日

唱高調Blog?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最近朋友都戲稱我的Blog為『唱高調Blog』。
我抗議說:『我哪有唱高調?我只是把我的經驗、想法和大家分享啊!』
朋友就說:『哼!看你文章感覺起來投資好像很容易,賠錢就砍、賺錢就抱,可是我們自己操作的時候卻發現很難做到。哪有你講得那麼輕鬆,所以說你是不知人間疾苦,猛唱高調。』
我:『……………』 :-x
不知道該說什麼。

其實可能不只是我這些朋友會有這個困惑,我相信很多讀者都有這種想法,只是不好意思講出來而已,所以後來我就在想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苦思之後我猜應該是投資人沒事先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在哪就直接殺進投資市場,也就是說明明自己性格就是比較保守,卻硬要衝股票或期貨,所以行情上上下下會害他心臟受不了,自然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動作,最後總是賠錢收場。

所以要先了解自己的投資個性到底適合什麼方式,心臟大顆當然可以拼風險高/利潤高的商品,心臟小顆一點投資ETF也是不錯,睡得著比賺得快更重要。如何判別自己的投資個性和風險承受度呢?你可以想想自己在股票套牢或是期貨帳上虧損的時候會不會有砍不下手,或是不敢看下去的想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代表這個投資工具對你而言風險太高了。

假如你自認是個風險承受度不高,但是又覺得期貨、選擇權這種高利潤很誘人的投資人(我猜這類的人應該也不少),也有個折衷的辦法--資金分配。拿一小部份財產來作就好,例如資產的10%,這樣賠個50點才佔總財產的1%,這就好比你皮夾裡有一千塊,拿個十塊錢去買蛋捲冰淇淋一樣,應該沒人會覺得壓力太大吧!

因為沒什麼感覺,所以自然而然能夠優雅的操作,治了心癢癢的問題,又能夠獲得應有的利潤,好處多多。

『唱高調Blog』還是能夠給各位一些幫助的。 ;)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15日

勿以財小而不省,勿以錢小而敗之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上次寫了一篇擺脫貧窮的第一步絕對不是投資的文章,文中提倡節儉和記帳,結果有某些人發出不同的聲音,例如:『錢是賺來的,不是省來的』、『省能省多少?還不如努力賺錢』……,我必須告訴那些人:『你們錯了』。我從來沒有否認大錢得用賺來的觀點,但是賺大錢的本事並非人人都有,省小錢卻是每個人都輕而易舉能夠做到吧!

而且這兩件事並不衝突,沒人規定會賺錢的人就必須浪費,賺大錢就不能省小錢,這是很多人的誤解,常常聽到人家講『有錢人一定不介意車子耗油啦!』,或者是『有錢人一定開雙B』。這個觀點大錯特錯。

有錢人在他們care的地方會花大錢,在他們認為值得投資的地方會花大錢,但是未必會浪費錢。比較浪費的通常都是第二代或是創業沒多久運氣好就紅了,不然就是中樂透之類,錢來得越容易就越不把錢當錢。反觀白手起家的企業家通常都比較不會浪費錢,經營之神王董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像我一個長輩,作房地產起家,身價n個億,前陣子買了台頭又大Camry3.0,他上一台車開了十年,實在是毛病一堆才換掉,這種身價一般人都覺得應該至少買台S600,但是人家覺得S600又費油、又招搖,沒事還會怕被偷,開頭又大就好。開什麼車他一點也不在意。

我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也是作期貨的,還開了家小公司教一般人投資,一年大概可以賺一千萬,也是很省,開頭又大Camry2.0。不過倒是常聽他在唉說應該買3.0的,因為2.0上坡常跑不動反而更費油。問他為什麼不買BMW,他總是說太浪費,平常也很少開車,530i要三百多萬,賺錢不容易,捨不得,還不如拿來賺更多錢。

我敢說他們一定會越來越富有,相信你也贊同吧。

如果我們沒有年入千萬的本領,起碼月省兩萬難不倒我們,在建議記帳那篇有算過給大家看,月省兩萬去投資,25年後會有2,620萬,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記得劉備白帝城最後告訴阿斗的遺言嗎?『勿以財小而不省,勿以錢小而敗之』,大家可以把這句話刻在電腦旁邊! :p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14日

有錢人和一般人的大腦真的不同!(你是屬於哪一種呢?)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你的大腦會決定你的成就

之前商週有專題討論有錢人的腦和一般人的腦有什麼差別,發現大腦可以分為兩部份,一部分是感性腦,一部分是理性腦(詳細名詞解釋我就不講,大家自己到這裡看)這邊講的與智商無關,有錢人並不一定是天才。

人腦會循著過去的經驗找出一定的規則和模式,作為預測未來的依據,當未來並不如預期的時候,基因中預設選項是會刺激腦中的杏仁體(也就是感性腦)的部份,進而產生想逃避、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錢人遇到同樣狀況卻能夠由他的大腦額葉皮質(理性腦)控制(所以有錢人佔少數),這部份就很有趣了。

這就像投資股票、期貨一樣,經由過去的經驗(也就是技術分析、基本分析)來選股或是買賣期貨,當行情走勢和預期不同的時候,失敗的投資人(大多數的投資人)就是會受到負面情緒影響,進而被控制,然後做出不理智的動作,例如:買進股票-->下跌-->丟著不管或攤平-->套一輩子或斷頭。

而成功的投資人會怎麼作?買進多單-->行情不如預期-->判定是洗盤還是翻空-->洗盤就先出場等待,翻空就跟著買進空單-->獲利。(其實判定洗盤還是翻空這部份應該是盤前就要先想好,而不是盤中遇到才臨時判斷,請看規劃盤勢和你想的不一樣)

前幾天股市修正下跌,我發現網路上也陸續出現哀號文:『我該不該停損了…顫抖…這真的只是回檔嗎』、『你只是在顫抖而已,我已經是躺平了,這下子不只是心在痛,是血在流』……,為什麼賠10%沒停損呢?我看到這些朋友很多都賠到三成以上,運用停損點移動法早該出場了。就算這次只是多頭中的修正,過幾天會漲回來,等到真的整個大趨勢翻空的時候,我敢保證這些習慣用感性腦去決定操作的人,會又一次顫抖又流血。

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這個習慣一直是等到進入期貨市場才改掉,期貨走勢難以琢磨,而且速度快,發現方向判斷錯誤的時候,我們該做的絕對不是哀號,而是決定下一步該怎麼作。也就是說『現象』已經出現,我們應該把全部精神放在如何『因應現象』,而不是去探究現象的前因後果。

試著冷血、冷靜的操作,把自己當成戰場上的統帥,下面小兵(股票和錢)都只是一顆顆棋子,存在目的只是為了整場戰爭的勝利。局勢實在不好就記得斷尾求生,小輸為贏,以不傷到本為主;如果局勢照著自己的預期走,就要捨棄小利,務必大口咬定,一次就把敵人老巢給掀了(就是可以賺波段就不要當沖)。

很多原理都是相通的,投資賺大錢和做生意賺大錢其實沒啥兩樣,遇到逆境時該如何運用你的大腦、如何控制你的情緒可以決定你會成功 or not。下次遇到股票下跌知道該怎麼作了吧。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也許你會想再看一篇:兩個重要的投資觀念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10日

你真的了解危機入市是什麼嗎?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大家都知道巴老會成為股神,瓦利德會成為世界第八富豪的原因是危機入市,也就是趁好公司受到系統性利空或是老闆做了一些蠢事,導致股價被錯殺時逢低買進,人棄我取,這是正確的,也是大賺錢的不二法門。很簡單的道理,不過我發現很多朋友其實並不了解『危機入市』的真正意義。

何謂『危機入市』?上述提到的賺大錢法則有兩個要件:
1.必須是獨佔性的大公司或是有特殊利基性商品的公司
2.股價被誤殺

兩個條件有一條不成立就不一定會賺大錢,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家爛公司在股價大幅下跌時並不應該買進。

看看巴老買哪些公司?可口可樂、富國銀行、中國石油……,這些都是有壟斷性或是有特殊利基性商品的公司。
阿拉伯王子瓦利德投資的花旗銀行,更是全球最大金融機構。

所以證明他們的確是有完整遵循遊戲規則,兩大要件都符合才買進。

看看反面的例子,最近泰國出事,股價大跌,一個朋友趁勢買進泰國基金,但是我建議他有賺就好,趕快賣掉,因為泰國金融市場比較不穩定,如果把泰國當作一家公司來看,比較像是財務不透明的主力股,很危險。果然沒幾天就傳出泰國政府又爆大利空(註),當天跌了近3%,之前買的又賠回去。(還好那位朋友當機立斷直接出場,不然可能會賠更多)

再好比之前的訊碟和博達,這種公司爆大利空不代表就該逢低買進,那不叫勇敢,那叫做活膩了。

所以危機入市並沒有這麼簡單,要投資任何一家公司以前都應該先做好功課,先研究這家公司的財務是否穩健、老闆行事風格是低調還是常常愛出風頭、整個產業是否走下坡、公司在產業中是否為龍頭或指標……等。

最後提醒大家,要想逢低買進記得要有投資公司作股東的準備,而不是抱著撿便宜、打帶跑的心態,投資以前記得先問問自己,如果這家公司沒有大跌我會不會買,我是因為它真的值得我投資而買進,還是單純因為便宜而買進?兩位大富豪到今天為止逢低買進的股票可是一張都沒賣喔。

註:泰國政府2007/1/9推出要限制外國投資的新規定,擁有泰國企業過半數股權或投票權的外資,必須在一年內降低持股至49.99%,兩年內降低投票權;外資利用的泰國人頭必須在90天內,申報替代外資持有的泰國企業股份。

再看一篇吧:談融資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7年1月5日

楚狂人教你如何財務規劃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開始幫人作財務規劃之後,才發現有很高比率的人喜歡把財務搞得很複雜,同時持有壽險、定存、共同基金、股票、不動產、連動債,兼有時玩玩期貨、選擇權,我看到都傻眼,從最保守的定存、壽險,到最積極、風險最高的期貨、選擇權,是要追求風險和獲利平衡嗎?還不只這樣,股票、基金可能還同時各持有五六檔,資產種類一攤開來擺滿整桌子,可是總值不超過兩百萬。這是何苦來由?

就像我之前有講過的,不要持有太多檔股票(建議三檔以內)一樣,也拜託不要持有太多種的投資工具。投資最終目標在於能夠持續且穩定的獲利,而不是在比賽誰的項目多,如果能夠年投資報酬率平均10%以上,任何人25年後都會過得很滋潤。

當然依照每個人能夠承受風險程度的不同、理財知識的多寡、年齡大小、可支配金錢數量……,每個人都會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基本上我是建議每個人都要自我檢視一番,算出自己每月、每年花費,每年能夠賺多少錢,如果以正常情況來看每年收入扣掉支出可以存下多少錢,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投資以10%報酬率來算,退休能夠拿到多少錢?

或者可以反推回去,你想要有什麼樣子的退休生活,一個月有多少錢零花,如果要達到這樣子的生活水平,那退休時你必須要有多少資產。假如你還有20年才退休,那你以10%報酬率來推算,每年應該要存多少錢?這時候事情就會非常清楚,可能你會發現:咦?照我現在的奢侈浪費程度,每年只能存一萬五,到退休總共只能存60萬,而退休到正常死亡還有三十年,平均一下每年只能花2萬,每月只能花1,666塊,每天只能花55塊。(我沒有在開玩笑,這種人不算少)
而且這還沒算上通貨膨脹的耗損。所以你要是不想每天只能花55塊,現在該怎麼作?當然就是減少支出,再加上想辦法增加收入。

當然你也可能會發現,照你現在量入為出,賺來的薪水都妥善運用,20年後可能會有8、9千萬,這樣可以很安心的按部就班,準備迎接當退休富翁的日子。(這部份不誇張,我真的有幫客戶算出來他25年後可望有八千多萬的身價)

不管如何,花一個下午去準備這件事都是划算的。就好像我之前這篇講過的,你要先確定你30年後的遠程目標是什麼,再一步步往回推知道你20年後要達成什麼中遠程目標,10年後、5年後,最後推到明年,進而明天、今天該怎麼作。

這樣穩紮穩打,心裡也踏實,人生還是希望無窮的。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6年12月30日

脫離貧窮的第一步絕對不是投資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很多人會有個誤解,覺得自己窮是因為不會投資,所以趕快想辦法去投資。這句話是不對的,對一般人來說(所謂一般人主要是指領死薪水的,不包含老闆)在進場投資以前應該要先自我檢視財務狀況,花一兩個月試著把日常生活中每一筆開銷都記錄下來,然後找一天下午來統計檢查一下,別忘了還要加上自己每年的必要花費,例如:紅白包、車險、保險費、孝親費……等等,再加上自己還欠多少貸款,有沒有跟親友借錢,利息多少。最後統計成一張表,這才是致富的第一步。

我幫人家財務規劃也都會先強迫他們去回想自己平日花費,有趣的是90%以上的人都會在回想紀錄完以後很慚愧的看著我,原來我每天在不知不覺中花掉這麼多錢,難怪我很窮。這個自我檢視的動作對他們來說比我給他們任何投資建議都還要有價值。

為什麼這麼多的財務規劃師會建議客戶每天記帳,記帳並不是在限制你的花費,而是讓你能夠在記滿一個月或一年之後檢閱一下到底你平常主要開銷在哪些地方,是不是可以省下來,小錢花掉不心痛,一年累積下來看到會嚇死,之前很流行的『一天少買一杯拿鐵,二十五年後就是富翁』的觀念就是這樣來的,一天一杯Starbucks的拿鐵咖啡大概100左右,一個月大概花三千塊,一年三萬六,如果以年報酬率5%來算的話,二十五年你財產會少184萬;以年報酬率10%來算的話,你會少230萬可以花,這當然假設前提是咖啡不能漲價,不然會花更多錢。

而且你每天浪費的絕對不只一杯拿鐵的錢,可能有計程車、與朋友吃吃喝喝、KTV、換個新手機、買電動玩具卡帶、線上遊戲月卡……,我就不往下列,看了會辛酸。所以可能每個月竟然多花兩萬塊在莫名其妙的東西上,一年可以省下24萬,二十五年後可以多出2,620萬,這對退休族來說絕對算是一筆大數目。

我一個朋友大概七八年前就年薪百萬,他也不賭博、不買好車、沒有不良嗜好、沒有碰股票,可是前陣子我跟他說他的閒錢可以拿去投資台灣五十,他卻跟我說他沒什麼閒錢,我聽了不能理解,問他錢都花哪兒去了?他想了想回答我他也不知道,錢就這樣消失了。=.=

於是我就讓他趕緊強迫自己每天紀帳,起碼先搞清楚自己的錢溜到哪去,才能亡羊補牢,往致富那條路上前進。

先別想著明天要去買哪隻股票,那是第二階段以後的事,想要把自己財富的水盆加滿,先保證把漏水的地方補起來再說,畢竟『未先安內,豈能攘外?』您說對嗎?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2006年12月25日

這次HSBC感覺很有企圖心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1.活存有1.5%的利息?以天計息?(這招其實很吸引人,因為反正時機歹歹,能賺一點是一點)
2.跨行提款不收七塊?(這招也不賴,我之前是因為7-11裡面都是中信銀ATM,所以錢都集中在那,現在匯豐這樣講,那中信銀的優勢就消失了)
3.銀行人員來找你開戶?(這倒是還好,用一次而已,不過對於沒空去銀行的人還挺有用的)
4.轉帳到指定帳戶不收18塊?(這個不錯,每月固定的繳款可以省錢)

看起來這次匯豐銀行HSBC提出的都是很有殺傷力的招數

其實他們應該還是賺的,因為據點少,人事支出少(每個分行起碼有五十人,一個月至少要250萬人事開銷),每個據點的支出都省下來(租金和水電費就省很多了),
所以能夠打出上面那些優惠,想出這些主意的人很聰明。

我在考慮要不要把中信銀的帳戶close掉,轉到HSBC來,這幾天可以去跟我理專暗示一下,看他們可以提出什麼好康來留住我,反正問問不吃虧,畢竟Cry baby gets milk.

現在就用EMail訂閱「楚狂人的投資筆記」電子報,每天收到最新理財文章!
快按讚 加入楚狂人粉絲團,獲得最棒的理財資訊
 

##EasyReadMore##